?
單從價格上來看實體拿貨,進了市場一看到漂亮的東西,然后店里滿是搶貨的人群,有時候根本控制不住自己也跟著去拿了,都不考慮到自己的銷售定位和客戶消費能力。這個時候的心理是東西好看,自己拿回去一定能賣個好價錢。至于是不是真的能賣掉,還不知道。而在網絡上哪怕去掉一個零頭都還要價比三家,總想找到再低價格的。比來比去,結果把自己比暈了。這個時候的心理就是賣家的利潤一定很高,最好自己能找到廠家拿最低的價格,而不去考慮貨品的性價比。
再說下產品質量,服裝生產是由生產企業加工的,雖然會有質量把關,但是難免總有疏漏,出現線頭、瑕疵甚至出錯的可能性都是存在的(鈔票都有錯版,可是那個值錢)。一般人在批發市場進貨,偶爾拿到幾件次品的,幾乎沒有人會去說那家賣家是騙子,而是會去更換,有的怕麻煩就自己低價處理了。因為是你自己挑的貨,沒得說的。而在網絡上,要是進到幾件有問題的,大多數人的心理是心態好點的覺得這家貨不是很好,問題多,質量靠不住。心態差點的就會想自己遇到騙子了,竟把質量差的賣給客戶,明擺著是騙人的嘛。因為這個貨是從網絡定的,有點怕怕。
實體進貨時,哪怕再遠的距離,去市場拿貨,從來沒有人問批發商要路費的,即使有了質量問題拿回去換,也沒人問商家要路費的,因為人家能給你換就心滿意足了。而網絡上進貨,要賣家出運費的有,出了問題要賣家承擔來回路費的事情現在好象已經是規矩了。
網店進貨究竟是在實體店好還是在網上批發來的便捷已經成為很多網店店主關心的話題!今天就同大家一同分析下網店進貨實體、網絡哪種方式進貨更有效?
1.成本優勢:
a.時間成本--來回批發市場的時間2-3天可以省去。
b.進貨附件成本---來回車費,住宿費,物流費用可以省去。
2.選購優勢
a.選購的緊迫性減少。親自去批發市場選購由于時間所限,不可能花很長的時間慢慢挑選,有些服裝也許并未相中但迫于進貨壓力不得不趕快選購。但網上購物就可以花時間慢慢地選。
b.選購依據的有效性增加。傳統渠道進貨選款一是靠自己的眼光,二是靠老板的推薦,三是靠顧客的反饋。相比之下,網上進貨此三種依據都有,并且顧客的反饋面來源更廣,反饋更及
時,補貨也更快,補貨的附加成本漸少(也許批發進來的款式不是所有的款式都很得顧客青睞,但其中的幾款反饋很好又不得不補,如此則補貨成本就加大了)。
3.批發數量限制優勢
一般的網上批發基本上都是五件起批,有的甚至是一件起批,就是針對網絡代銷用戶一件起批,針對實體店鋪五件起批,當然價格會比網絡代銷用戶有所優惠),這樣在一定程度上為實體店鋪的選擇性增大了許多方便。
4.庫存壓力優勢
由于網上進貨可以很低數量起批,則相對而言買家的備貨壓力就漸少,庫存積壓的風險就下降,相當于資金投入漸少,成本減少。
5.批發價格透明化
正規的批發網站,如正式成為批發代理之后,會有明確的價格展示出來,相比傳統渠道進貨,更減少了還價的環節,價格透明度進一步開放,有利于進一步的選擇和衡量:
6. 資金周轉優勢
批發市場進貨一般都是現款現貨,一次性投入不少資金但需要所批服裝全部賣出去后才能回籠資金,期間的資金占用時間較長,若一次投入比較大的資金僅僅銀行利息就有不少,網上購物可以更靈活,可以多次小額批貨,減少資金占用時間。
7. 款式更新優勢
款式好壞是生意興旺與否的關鍵,不可能頻繁去服裝批發市場進貨,以每月2 次算,則店里的服裝款式更新只能是一月2次,不能緊跟時尚潮流無法擴大自己的商機,但網絡批發,一個月會更新十幾次,比傳統渠道進貨的更新速度多了至少5倍以上,可以輕松選購新款,增加客戶回頭率。
以上兩者顯性成本比較舉實例如下:
假定每次去批發市場批貨投入10000 元,單價50,則數量200,賣價120 /件,則利潤為:
120*200=24000(銷售額)
10000(衣服成本)
400(來回車船費用)
150(住宿費用)
100(其他費用)
按照一月凈利潤10000 計則每天產值為300,批發進貨耽誤3 天則少賺3天的產值,即900 )
綜合成本:10000+650+900=11550.
利潤為:24000-11550=12450
而從網絡批發則免去如上非服裝成本,即改變一下渠道就少花1550 每次,相當于同等質量40 元的衣服在網上購買只需32.25
并且以上僅僅是顯性能看到的成本,其他的隱性商機則是無法估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