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成營業額來自夜間
今年30歲的陳冰嶼以前就在解放碑開店做女裝生意,由于自己是一個喜歡過夜生活的夜貓子,她突發奇想,為什么不能開一家24小時的服裝店,讓那些夜貓子在下半夜也有消費場所,而自己也增加一筆收入呢?
說干就干,經過仔細挑選,今年5月陳冰嶼在江北長安麒麟公館小區附近,開起了一家24小時營業的服裝店,主要賣女裝。
說起自己的選擇,陳冰嶼很自信,自家服裝店附近有幾個較大的住宅小區,年輕居民較多,消費力較旺盛,能帶來不少流動客源。再加上一街之隔就有一條飲食街和三家以上的KTV以及還有不少的麻將館、洗腳城等偏重夜生活的消費場所。不僅能給服裝店帶來客源,也便于口碑的傳播做回頭客。
對現在的銷售業績,她比較滿意:“從開業兩個多月到現在,店里有三成的營業額來自于晚上10時到第二天上午10時這個時間段。”
夜間收入遠超成本
24小時營業成本會不會增加?收益怎么樣?
陳冰嶼算了一筆賬。服裝店平時最大的支出是鋪面租金、員工工資以及電費。如果按早上10點開門到晚上10點關門來算,店內員工工資大概是每月2萬多元,電費在3000元左右。如果24小時營業工資要多花一萬,電費則翻一倍,比正常營業在成本上要多出1萬3千元。
“但門面租金是固定的,晚上營業的話,就相當于多賺了一倍的房租。”陳冰嶼透露,仔細核算下來,夜間營業的收入是夜間營業成本的6倍!
周邊同行準備跟風
“做全天營業服裝店,一是想讓人們在晚上有新的夜生活選擇,二是為那些鐵桿夜貓子們提供一個可以晚間消費的選擇。”陳冰嶼說,來店里的晚上人群不僅有附近工作和住家的,還有在附近打完麻將和唱完歌的,還有第二天要去旅游來不及去商場買衣服的。路過的、慕名而來的也不少。
陳冰嶼表示,雖然晚上來的客人總數不及白天多,但白天來閑逛的客人較多,而晚上10點以后來的客人則多數是奔著買東西來的,所以晚上的成交率會比白天高一倍。
由于24小時店生意看好,陳冰嶼日前結束了解放碑店的生意,專心經營24小時店,而周邊不少做服裝的同行也表示,看著24小時營業的火爆勁,他們也有全天營業的打算。
為泡酒吧臨時購衣
今年26歲的周琳,家住服裝店對面的同創國際,本來在家看奧運會直播的她,臨時接到朋友電話,叫她去較場口的酒吧耍。她覺得去泡吧一定要穿得時尚性感,才能獲得高人氣,但當天她專門為耍夜店準備的衣服洗了。正在頭痛時她偶然發現了路邊這家小店,最終她一連買下幾件衣服。
夜班族愛晚上淘貨
今年29歲,在一家廣告公司工作的李琦晚上經常加班,一次夜班后,李琦和同事一起到洋河東路附近的一家大排檔吃宵夜,發現了這家24小時營業的服裝店。由于白天缺少時間逛商場,這家店成了他加夜班后經常光顧的地方。
在新牌坊附近一家工程造價公司上班的羅維也表示,自己家住大渡口九宮廟春暉花園小區,每天有很大部分時間就花在了交通上。下班后能到這里逛24小時服裝店,感覺很方便。
專家:24小時營業開發夜間消費
“服裝店24小時營業是符合經濟發展規律的,也是未來經營的新趨勢。”重慶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曾國平教授認為,這種模式不但方便了消費者,也將夜間活動人群的消費力開發了出來,是一種積極的新型經營模式。
曾國平表示,介于24小時營業的模式多是針對于夜間工作者,所以不妨將店面開在酒吧街或者寫字樓多的商圈附近,先挖掘這些人群的消費力。在累積了一定的口碑和客源之后,可以考慮進軍居民小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