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換季的黃金時期,服裝加盟商們都蓄勢待發。能夠按照季節的變化及時供應貨品是成功服裝銷售的先決條件。即使店鋪擁有了最好的貨品、最有經驗的導購,如果貨品不能保時保量地供應,店鋪是不可能創造出好的銷售業績,企業也不可能實現庫存高效率地周轉。大家都想在這個黃金期賺個盆滿缽滿。但是,如果上游供貨商“掉了鏈子”該怎么辦呢?
事實上,在零售與生產脫離的情況下,大部分遲到貨品是由于上游生產廠家低效率的管理所導致,連鎖影響到下游零售環節的零售商們在經濟上的損失。生產廠家交貨期的兌現總是不會完全按照計劃實施的。下面介紹幾種目前在國際上被普遍使用的保護零售商自身經濟利益的供貨商管理辦法:
方法一,國外的零售商普遍使用一種“懲罰條款”
在與供貨廠家擬定合同時將其寫入條款中,用于對“遲到”的生產廠家進行“罰款”,根據貨品延遲的情況逐步增加懲罰力度。買手用這一手段來管理和約束供貨商,盡管并不受到生產廠家的歡迎,“懲罰條款”已經成為國際服裝零售商用來維護自身利益的通用解決辦法。
方法二,將遲到的貨品進行退貨處理
這雖然是另一種對供貨商不守時的懲罰方法,但如果買手將貨品全部退回,也同樣面臨店鋪缺貨的風險。在某些情況下買手會接受遲到的貨品,特別是當第一批貨品已經上柜并且很暢銷的時候,買手可以在某種協議之下接受這種遲到的貨品,即當季節銷售結束時,供貨商無條件退回所有剩余沒賣掉的貨品,并返還貨款。
還有另外一種形式,買手將錯過日期而失去銷售時機的那部分數量減掉,接受原訂單中剩余數量的貨品,用于在季節余下的時間里進行銷售。或者與供貨商協商達成共識,將遲到貨品按照一定比例的折扣收貨,從而盡量減少因遲到造成的經濟損失。
方法三,建立供貨商檔案
服裝加盟商的買手將供貨廠家按照服務質量打分排名,對經常有著不良交貨期的供貨商進行記錄,買手和中層管理人員定期查看這些檔案,將最后幾名供貨廠家淘汰,同時開發新供貨廠家進行合作,從而實現供貨商的優勝劣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