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身不同差別大,認清外貿貨四大“血統(tǒng)”
除了銷售不好造成的積壓貨外,市面上的外貿服裝都是哪里來的呢?記者采訪了在廣州站西路做了十多年外貿服裝城經營管理,現為金寶外貿服裝城總經理的區(qū)俊寧。
區(qū)俊寧告訴記者,上世紀90年代初,紡織服裝業(yè)成為珠江三角的支柱產業(yè),很多服裝企業(yè)做的是“來樣、來料”加工,代工后再出口交回客戶,因此會出現許多“尾貨”或檢驗不合格、有瑕疵的“返單貨”。一開始,廠家都把這些尾貨和殘次貨扔在倉庫不管。后來,有服裝商販發(fā)現這個進貨渠道,就拿到站西路銷售。剛開始站西路的外貿貨只做內銷,后來做出了名氣,開始有日韓及東南亞國家商人來拿貨,再后來就發(fā)展到中東國家、以及一些歐美國家的商人也來拿貨。
區(qū)俊寧介紹,外貿貨是本該出口但因種種原因滯留在國內的產品,其進貨渠道很多也很復雜,主要有“原單貨”、“跟單貨”、“追單貨”和“仿單貨”幾大類,這幾類外貿貨的質量都有所不同。
廣州五大外貿淘貨圣地
站西路
這里是外貿貨最集中的外貿商圈,形成于上世紀90年代初,原先是很多服裝商販從珠三角地區(qū)的外貿廠家進尾貨來這里賣給廣州市民,以國內一些批商,以日韓貨為主,后來中東國家也來拿貨,發(fā)展到現在歐美國家也有,所以款式以日韓和歐美人為主。
東山廟前西街
街上店鋪主要集中在兩頭,也有著兩種風格,從東山口進來,前半段主要是婦女兒童的用品,嬰兒小衣襪、成人睡衣、內衣、孕婦裝等一應俱全,媽媽們在給自己的小寶貝挑選用品時,也可以為自己添置衣物。這里個人逛街感覺,衣服多,但很雜,要挑到心水的衣服,需要花長時間在那里慢慢找,而且質量參差不齊。
華樂路
可說是時尚小街的代表,地處花園酒店的背面。一路上集中了兩類商鋪:名牌特賣場和白領行政休閑服飾。
淘金路
這里的小店更隱蔽,開在每一棟住宅樓下的小街上。服裝店的衣服都是直接從香港進貨,有日本、韓國還有歐美的,樣式很新。精品價格比市區(qū)的飾品店要便宜得多,不少演藝人員都在此購置演出服裝。
天河南
天河南一路邊上以及六運小區(qū)里,有很多特色外貿小店,衣服大多是店主在外貿廠家或服裝城里淘回來的,所以看中的款有沒有碼數要靠運氣,而且這里外貿鞋店也不多,很多都打出全市最抵。
認準五大特征,火眼金睛淘好貨
1、有瑕疵未必是假
一般說,在國內加工外貿服裝運到國外后,先要被老外驗貨。檢驗員挑出有問題的衣服,在瑕疵旁貼一個小紅箭頭,打包“遣送回國”。這樣的外貿退貨,有時有色差、漏針和抽絲是正常,但用的卻是最優(yōu)質的面料、配料,做工頂級。
2、扣子“貨不對版”才好
這也是“好貨”標志之一。大品牌因為恐懼“盜版”,會嚴格控制原材料進出。下單后,他們按照生產數量向廠家提供衣服的面料以及鈕扣、拉鏈等輔料。但一定能得到比預計多一點的面料,配套的輔料就沒那么多了。做完訂單后,制衣廠通常面料有剩,扣子用光。這時,就有廠家“廢物利用”,用多余的那批面料,再隨便找點扣子做一批衣服。
3、接縫、拼花、拉鏈做工精
彩條衫、大花面料的裙子,最考驗外貿制衣廠的做工。手工精致的衣服,彩條走向、花樣排布,事先都會有安排。衣服肩膀、袖口、腰身接口處,左右兩邊相同顏色的條子正好對牢,走向相同,拼出一朵也是天衣無縫的。
4、標牌要剪得撤底
一般假的“剪牌貨”,都是在標牌上不痛不癢打個小洞、剪個小角的,都是哄外行人的“噱頭”。真正被迫銷毀的“剪牌貨”,一剪刀下去決不會留情,把商標“連根拔”,只剩下兩道商標縫線依稀可見。
5、面料好是王道
真正定奪一件外貿貨的品質,說到底還要摸面料。好面料,就是要柔軟舒適,卻不失筋骨。比如,支數高的純棉質地厚,多洗幾次也不容易變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