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費者購買食材的敏感度要比購買其他產品的敏感度明顯要高,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消費者天天要買的東西價格區間他們心里都有底,另一方面突然增加翻倍的家庭柴米油鹽醬醋的開支,接受也是需要一個過程。
貴的東西不是沒人買,關鍵是要讓消費者覺得你的產品要值這個錢。我們都知道,每個消費者心里都有一桿秤,他們購買任何產品,只要感覺占便宜了,他就非常情愿購買,如果他覺得東西不值這個錢,你怎么說,他都不想買,除非是只有你一家,他需要這個產品沒有替代品。但是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現在商品幾乎找不到沒有不可替代的,都是可以找到很多同類產品。
如何讓顧客購買價格較高的天然有機食材呢?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先來看一個最近網上比較火的文章,文字的標題是《一個杯子的8種營銷》,不同的營銷所產生的價值相差很大。
第1種賣法:賣產品本身的使用價值,只能賣3元/個
第2種賣法:賣產品的文化價值,可以賣5元/個
第3種賣法:賣產品的品牌價值,就能賣7元/個
第4種賣法:賣產品的組合價值,賣15元/個沒問題
第5種賣法:賣產品的延伸功能價值,賣80元/個絕對可以
第6種賣法:賣產品的細分市場價值,賣188元/對也不是不可以
第7種賣法:賣產品的包裝價值,賣288元/對賣得可能更火
第8種賣法:賣產品的紀念價值,不賣2000元/個除非腦子進水
看了這八種營銷方式,是不是多少有些啟發,同樣一個杯子,八種賣法。我們仔細來看一下,賣單一產品(第一種辦法)和賣產品組合(第四種辦法)的價格差了5倍,跟賣紀念價值的差距就更大。營銷的方式很多,前提一定要搞明白產品的定位,是普通杯子,還是功能杯,或者是紀念杯,定位不同,受眾不同,賣法不同。
再回過頭來看我們之前討論過的“如何讓顧客接受高價天然有機食材的問題。之前我們通過調研發現,家庭消費對食材價格的敏感度是比較高的。假如我是有錢有能力消費高價天然有機食材,但是如果我一頓飯的成本翻倍或者比在外邊買著吃還貴、還費事的時候,我有帶著一家人在外邊吃飯的傾向,雖然不可能天天一家人在外吃飯,但是起碼會存在一個現象——目標人群的購買率會下降。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一個現象,深層次的原因是顧客壓根不知道你的產品(食材)到底好不好,到底值不值這個錢。你說東西好,是最健康的,可問題是食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短期內看不到效果。你說好吃,但是我做出來并不怎么好吃,或許是跟我的廚藝有關,但是我從心里先入為主做了評價。如果在這兩個問題上沒有很好的支撐,目標人群也不一定會忠實的顧客。
那么,如何支撐”我們的食材很好吃“和”我們的食材很健康“這兩個大問題呢?
第一個問題:食材很好吃,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想辦法讓顧客吃到我的食材,只有吃了,比較過,消費者才會做出評價,如果顧客廚藝好,我敢保證做出來的飯菜絕對比之前做的飯菜要好吃的多。如果廚藝不好,行,我來告訴顧客怎么做,一方面給顧客食譜,另一方面給顧客配備大廚,前期教顧客怎么做。
第二個問題:食材很健康,光用嘴說健康,誰都不信,那就給顧客最全最詳細的認證報告和種植養殖生產的各個環節,對顧客盡可能開放生產的所有環節。此外給顧客提供膳食組合,根據您身體需要或家庭用餐的目的,給他們提供膳食指導方案。
談到這里有人肯定會說,”這是我們后期肯定要做的事情,前期還做不到“。 那行,我們再來說前期如何讓顧客接受高價天然有機食材。
第一要說的是,你自己是如何定位你產品的,是當作禮品賣,還是家庭用的食材來賣?還是二者兼顧。
如果是當作禮品來賣,肯定有人賣,但是量大不大,我想永遠比不過腦白金,中國人送禮是有時間節點的,抓住了送禮的節日,你可能才會贏,并且鋪貨和渠道選擇我覺得不是自主經營所能解決的。
如果是當家庭用的食材來賣,選擇社區,選擇散賣,選擇便利是對的。節假日提前上禮品包裝,因為你平時已經有了忠實顧客,他們會傾向選擇你,因為你的東西他們已經認可了。二者完全可以兼顧。
第二讓顧客先吃到你的東西,在不賠本的情況下前期大力做促銷,讓你的目標人群先吃到你的健康食材。 嘴是最細的,那么針尖大的一點小東西都能感覺出來。好東西不怕吃,越吃越想吃,促銷活動結束,價格自然回復正常,但是前期已經培養了顧客的胃口,當胃開說說話的時候,錢不在是問題,更何況高端社區的布點,選擇的目標顧客不缺錢。
第三便捷是關鍵,服務產生價值。很多人下班做飯最頭疼的事是摘菜、洗菜、切菜、淘米等等,你的服務可以做到將直接下鍋的食材提供給你的顧客,把顧客覺得頭疼的事情,你給解決掉。客戶一個電話,就能把三個菜的食材送到客戶家里。
第四打破弄斤賣的概念,實行按人按頓賣,三個人三個菜一個粥的組合,根據布點小區人口結構和屬性,制定不同的組合等級。組合賣的好處是食材之間的搭配組合,高價和低價的結合,也有助于控制成本。
第五把品牌內涵和精髓多做傳播,多做溝通,而不只把品牌當作一個符號,因為品牌是覆蓋在具體產品和服務之上的情感溝通,既然是溝通,那就需要品牌和顧客之間互動,讓彼此了解。
第六制定完善的會員制度,配合O2O模式,充分利用線上獲取顧客信息的便捷優勢,讓線上數據分析支撐線下銷售行為,做到為顧客提供精準服務,通過不斷壯大企業會員俱樂部成員逐步提高銷售額,更為關鍵的是培養忠實顧客,培養口碑,常年為老顧客提供天然有機食材。
農業是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沒有被徹底整合的產業,現在地產大亨,互聯網大佬都紛紛挺進農業,投資農業,農業領域的整合即將上演。作為最早投入布局高檔社區,推行O2O模式的企業,應該把握時機,調整思路,刷掉賣禮品的妄想,把提供餐桌日常食材作為主要經營方向,前期通過試吃、特供的方式跟蹤了解目標顧客群的真實想法,把細分市場和便捷服務做到極致。
?